小班卫生教案

时间:2025-07-13 22:54:11
小班卫生教案七篇

小班卫生教案七篇

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,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。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卫生教案7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小班卫生教案 篇1

一、活动目标:

1、在有趣的语言活动中,辨别行为的对与错。

2、通过观看录象,让幼儿注重平时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。

3、理解故事内容,能认真倾听,有良好的倾听习惯。

4、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。

二、活动准备:

小狗、小老鼠吃香蕉的幻灯制作;幼儿在园吃糖、擦嘴、吃饭时的录象。

三、活动过程:

一、出示两只小动物,引起幼儿兴趣。

1、今天,老师请来了小黄狗、小老鼠,你喜欢谁啊?为什么?

二、看图学习儿歌。

1、看了两只小动物的表现,我们再来说说你更喜欢谁?先来看小黄狗 ,它在干什么?

2、小狗把香蕉皮丢到哪里去了?

我们把小黄狗吃香蕉的样子编成了一首儿歌。

小黄狗,吃香蕉。果皮丢进垃圾箱。

3、(出示图二)再来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吃香蕉的?

你认为小老鼠的行为对不对?为什么?

学学动作“丢”。

我们也来编一段儿歌:

小老鼠,吃香蕉。果皮丢到地面上。

小结:那现在,你更喜欢谁了啊?为什么?

我们要学乖小黄狗,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。

三、除了吃香蕉,我们还吃过好多好吃的东西,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聊聊你吃完零食是怎么做的?

四、观看录象两段。

我们来看看小2班的两位小朋友,他们在干什么?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?

录象一:他在吃糖果,猜猜他会把糖纸丢哪儿呢?

我们给他次机会,这儿有张糖纸,他会怎么做?

录象二:擦完嘴巴,餐巾纸该丢哪儿呢?(表扬)

录象三:在吃饭时,我们的宝宝是怎样表现的?

五、活动延伸: 争做小小卫官员。

附儿歌:

吃香蕉

小黄狗,吃香蕉。果皮丢进垃圾箱。

小老鼠,吃香蕉。果皮丢到地面上。

设计思路:

每次走过小班,我都能感受到小朋友的点滴进步,他们在幼儿园学会了礼貌,养成了很好的常规。很多时候,很多环节,教师会对他们进行卫生教育。在此基础上设计一堂讲卫生的教学活动,一定能增进幼儿讲卫生的意识。于是,我想到了设计今天的活动。

手段的利用:在活动中我采用录象教学,是想通过观察幼儿身边的人,发生的身边的事,从而让自己来辨别他人行为的对与错。这环的设计所呈现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,它避免了说教的枯燥,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,他们不仅能说出观察到的对象、行为,而且还能辨别行为的对于错。

方法的呈现:之前我用到了一首小儿歌。这里我采用了对比的手法,先让幼儿谈喜欢谁,为什么喜欢它?既而又呈现他们吃香蕉的行为表现,再次让幼儿说说喜欢谁?为什么喜欢它?从幼儿的回答中,明显能看出幼儿已有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。

精彩瞬间:中间一环,让录象中丢糖果纸的幼儿上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,幼儿在完成后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小朋友的拍手鼓励后,不仅对该小朋友促进很大,而且能让幼儿知道一个道理,知道错了要改正的道理。

遗憾:让小朋友互动交流:你还吃过哪些零食?之后你是怎么做的?但小朋友不能很好的交流,这环节的设计完全可以省略,幼儿已经迫不及待的还和老师说自己的体验了。

幼儿在表达为什么喜欢它(小狗)时,他们的语言表达上就显得较欠缺。

小百科:卫生指个人和集体的生活卫生和生产卫生的总称。一般指为增进人体健康,预防疾病,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、心理需求的生产环境、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卫生措施,包括以除害灭病、讲卫生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。

小班卫生教案 篇2

活动目标:

1、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,知道爱护指甲的重要性。

2、通过相互讨论和互相观察,知道如何爱护指甲。

3、感受亲亲指甲钳的温馨气氛,乐意使用指甲钳剪自己的手指甲。

4、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。

5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
活动准备:

一把指甲钳,幼儿用书人手一份。

活动过程:

1、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。

教师做手捂住肚子,脸上表情痛苦的样子,问:小朋友猜猜我怎么了?为什么我会肚子痛呢?最后,教师告诉大家:因为常常自己咬手指甲。

2、引导幼儿讨论了解指甲的作用。

教师:小朋友,你有指甲吗?你知道指甲有什么用吗?

3、讨论:如何爱护自己的指甲。

◎教师:大家都知道指甲对我们有这么多的作用,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的指甲呢?

◎幼儿进行自由讨论并得出一些结论,如:指甲长了要即使剪掉,要用指甲钳剪,手脏了要即使洗手等等。

◎教师:如果指甲长长了,我们不剪,这样做会怎么样呢?

◎幼儿讨论,得出一些结论:不及时剪指甲,指甲会断掉,还会伤害别人;不及时洗手,指甲中会有许多脏东西;经常咬指甲会使手指变形,还会将病菌带入口腔;还会影响手指的生长等等。

3、参与“亲亲指甲钳”的游戏。

◎玩“亲亲指甲钳”的游戏。教师先让幼儿认识指甲钳,再边念儿歌边走到幼儿身边用指甲钳碰碰幼儿的手,让大家感受游戏的快乐。

◎幼儿乐意剪自己的指甲。

活动反思:

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,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变现积极的幼儿。让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,并获得快乐,旨在培养和保持幼儿对健康活动的兴趣。教师也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,让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,获得快乐,培养其对健康活动的兴趣。

小班卫生教案 篇3

一、 活动目标:

1、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讲卫生、爱清洁的良好习惯。

2、培养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。

3、帮助幼儿了解引起肚子疼的几种原因和预防疾病的一些常识。

二 活动准备:

1、将幼儿洗过手的水和干净的自来水分别盛在两只瓶子里,让幼儿观察两瓶水的不同。

2、音乐视频,电脑,电视机。

三 活动过程:

1、谈话

师:“小朋友,刚刚歌曲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?”

幼1:“洗手,洗脸。”

幼2:“起床后要刷牙。”

师:“小朋友那你们做到了吗?”

幼1:“我刚才洗过手了。”

幼2:“早上我自己洗脸的。”

师:“好,现在这里 ……此处隐藏1764个字…… ( (4)煮熟的食品最好立即食用,需贮存时,要冷藏并生熟分

(5)经贮存过的食品食前不需再加热。

( ) (6) 处理及食用食物时不需要清洁双手。

五、 应急小贴士(看图及文字说明)。

食物中毒怎么办?生看图及文字说明领悟食物中毒怎么办。

1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。 2、饮水。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,稀释毒素。

3、催吐。用手指压迫咽喉,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。

4、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,送医院检查,以便于诊断。

5、出现脱水症状(如皮肤起皱、心率加快等) ,应尽快将国毒病 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。

6、不要轻易给病人服用止泻药,以免贻误病情。

六、 儿歌:

饮食卫生要做到:

一日三餐,定时定量, 不偏食,不挑食。

早餐吃得好, 午餐吃得饱, 晚餐吃得少。

暴饮暴食最不好。

从小养成好习惯, 身体健康又强壮。

七、为了使我们的健康有保障,在饮食习惯和卫生方面我们应该注意 哪些问题?讨论后发言 。

1、按时进餐,不挑食偏食,不暴饮暴食。

2、饭前便后应洗手,饭后不做剧烈运动。

3、保护牙齿。

4、不买路边摊上的食品。选购食品时,不买这些产品:没有商标、 没有生产日期、没有保质期、没有生产厂家、包装不完整。

5、预防食物中毒,学会辨别蘑菇,不吃不清洁的或变质的食物如:隔餐鸡蛋和启封时间久的牛奶。

6、买回家中的食物,应分类分区存放;生、熟食分开。

7、食用蔬菜之前先浸泡,然后洗涤干净。水果洗净削皮后食用。

8、餐具、饮具和盛放直接人口食品的容器,使用前必须洗净、消毒。

9、尽量少去吃麦当劳等快餐食品。

八、 阅读课文,总结。

1.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包括哪些内容?

2. 什么早餐一定要吃好?

3.说说这节课我学懂了什么。

师总结:当然,每个小朋友的家庭条件各不一样,所以在吃饭时 事先要考虑吃饱肚子,注意荤素搭配,然后,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吃得 好一点,但最后重要的还是不偏食,不挑食。我们养成了良好的饮食 卫生习惯,才会有健康的身体。有了健康的身体,才能为祖国的建设 贡献出一份力量。所以从今天起,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 惯。

九、课外延伸。

1、为什么三餐要定时定量?还要注意营养均衡? 我的膳食营养原则是:

(1) 、荤素搭配; (2) 、粗细粮搭配; (3)多种搭配; (4)每日都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;

2、 怎样搭配我们的膳食营养?

小班卫生教案 篇7

设计意图:

小班的孩子对自己的小手的各部分名称及用途都有了初步的认知,但许多孩子还不知道怎样正确地洗手,只是匆匆的湿一下手甚至袖口都已经潮湿了半截,地上也“发了水”。整天摸摸这、摸摸那,手上沾满各种细菌,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让幼儿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,是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,也是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。

活动目标:

1.知道洗手的重要性。

2。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。

3.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

活动重点:1.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。

活动难点: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的好习惯。

活动准备:洗手的课件。两个小熊手偶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用游戏“手指歌”导入活动。

“大拇哥、二拇弟、中三楼、四兄弟、小妞妞,来看戏,大家快来比一比,谁的大,我的大,谁的小,我的小。那根指头长,这根指头长,哪根指头短,这根指头断。”(通过问答式的儿歌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。)

二、集中观看手偶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;

1.导入活动:刚才小朋友们正能干。现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(出示医生嘟嘟手偶)你们看看是谁呀?喜欢吗?我们一起欢迎他吧!(让幼儿向小医生问好)。

2.观看手偶表演:老师边做手偶表演,边讲述故事。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。

(1).讲完故事后提问:豆豆为什么会肚子疼呀?(玩玩具后没有洗手,吃东西之前没有洗手、上厕所之后没有洗手。)它应该怎样做呀?(玩过玩具之后要洗手,上过厕所之后要洗手,吃东西之前也要洗手。)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手上有许多细菌,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。

3.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交流(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体验洗手的重要性。)

(1)提问:你们的肚子疼过吗?(疼过)为什么?(用脏手拿东西吃的)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(洗手)。什么时候洗手呢?(玩完玩具以后、饭前、便后、吃东西之前都要洗手、手脏的时候都要洗手。)

4.小结:玩玩具后、上厕所后、手脏的时候要洗手,因为这时候小手上有许多细菌,这些细菌吃到肚子里,会使我们得病,所以我们要勤洗手,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。就不容易生病了。

1说说“我是怎样洗手的”?

三、设计问题,引导幼儿观看课件,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。

1老师把别的幼儿园小朋友洗手的照片拍下来了,你们看看他们是怎样洗手的?

出示洗手课件,设计提问引导幼儿观看画面,了解洗手的正确方法

出示PPT1。

提问: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?为什么要把袖子卷起来?我们也一起来学一学吧!(引导幼儿理解画面内容,并启发幼儿哟暖和语言表达)

出示PPT2:引导幼儿观察后提问: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?

出示PPT3:图上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?(打肥皂、抹洗手液)

出示课PPT4: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?(搓手)搓手的时候水龙头是关着的?还是开着的?为什么?

出示PPT5: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?(冲手)冲完手之后还要甩甩手。

出示PPT6: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?(用毛巾擦手)用谁的毛巾擦手?为什么?

(3)老师和幼儿共同讲述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.

卷袖子----冲手-----搓肥皂------搓手心搓手背----冲肥皂---甩手---用毛巾擦手。(根据画面边做动作边讲解)

(4)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做模仿动作。(进一步学习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。

我有一双小小手,快来快来洗洗手,洗手前,快卷袖,不让水滴沾衣袖。打开水龙头,冲冲小小手,关上水龙头,搓出肥皂泡,搓搓手心,搓手背,打开水管冲一冲,再用毛巾擦擦手,小小手真干净。

(5)师幼谈话:“我们什么时候该洗手”(饭前、便后、玩完玩具、手脏时候)。

四、幼儿实际练习:洗洗小手讲卫生,进一步掌握洗手的方法。

1.教师导语:马上要吃点心了,我们一起来洗洗小手吧!看看谁的小手最干净。

2.在实际练习中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洗手。指导幼儿正确的洗手。

《小班卫生教案七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